河源拼团购房99群(73)
  • 浅浅: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
  • 雪花飘飘:好的呢。
  • 零: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
  • 英雄:我去看过,很齐全。
  • 牛转乾坤: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
  • 日记本:这个楼盘性价比高。
  • 回忆: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
  • 大头: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
  • 吃了么: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
  • 蓝天: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
167人申请入群

河源发展近况——《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发布时间: 2019-09-18 15:37:53

来源: 河源楼盘网

分类: 本地楼市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披荆斩棘、筚路蓝缕,70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70年,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为庆祝新中国70华诞,本报今起推出大型策划《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之“壮丽”系列,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从严治党等9个方面,勾勒出70年来河源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讴歌党领导河源人民拼搏奋斗的光辉历程,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的真挚感情,为河源推进“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提效破局凝聚强大力量。

2004年,建设中的河源高新区。市档案局收集

从一片荒滩秃岭发展成河源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和创新驱动的主阵地,河源高新区成为粤东西北首个国家级高新区。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彼时的河源,也是一穷二白,面临艰巨的建设任务。在《龙川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1950年秋,龙川县各乡、村普遍发生严重稻苞虫和卷叶虫,县委发动农民、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开展捉虫运动。从数据来看,经过“一五”计划的1957年,按当年现行价计算,原河源县(现源城区、东源县)社会总产值3622万元,其中农业占61.93%、工业占14.03%。

辉煌从新中国成立开始铸就。到1988年,全市社会总产值达16.7亿元。这一年,河源建市。4月20日,河源第一个对外加工工业开发区——岩前对外加工工业开发区破土动工;“霍山牌”龙川天然矿泉水成为第十一届亚运会唯一指定矿泉水饮料。

披荆斩棘,风雨兼程。1988年建市的河源开始了逐梦之路,特别是自确立“工业立市”战略后,全市上下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和胆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担当,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开启了崭新的篇章。河源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实力得到质的飞跃,从一个山区小城逐步发展成长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数据显示,建市初期,河源全市GDP仅10亿元出头。到2018年,全市GDP达1002亿元,首超千亿元,为1987年的85倍,年均增长约13.0%。

真抓实干,稳中有进。今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奋力推动“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提效破局,推动全市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1.96亿元,增速位列粤北生态发展区第1位;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0.29亿元,增速位列粤北生态发展区第2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0.84亿元,增速位列粤北生态发展区第3位。

破局立势,拓启新篇。如今,河源已经从扬帆起航的初始阶段,开始步入乘风远航的快速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源将坚定不移以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举全市之力,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努力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走出生态河源、现代河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向着与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辉彼岸乘风远航。

省级园区:从“后无追兵”到全省第一

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智能手机、供应世界各地的高品质模架、供不应求的客车音响和空调、驰名中外的农夫山泉矿泉水……走进河源高新区,河源工业经济展现出强劲的活力。

无工不富。建市之初,河源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曾提出“山上再造新河源”的响亮口号,以发展农业为主,发展工业为辅,逐步探索工业发展之路。“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就必须突出发展工业。”1998年,河源提出“工业立市”的经济发展战略。随之而来的,是一场促进工业发展的革新在河源大地开花结果。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一些地区村村点火、家家冒烟,以“三来一补”、加工贸易等方式创造了“外源型”经济发展模式。但作为广东重要生态屏障和深圳、香港等城市用水的水源保护地,河源必须牢牢坚守生态环保底线,注定不能走“村村点火、家家冒烟”“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路径。于是,河源开始探索“点上发展、面上保护”的园区发展模式,实行集聚集约发展,努力走出一条“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绿富双赢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003年6月,河源高新区正式成立,河源新型工业化发展掀开了新篇章。在综合成本优势吸引下,西可通信、美晨通讯、中兴通讯、农夫山泉、汉能光伏、海川科技等一批优质企业,陆续落户河源高新区,推动河源高新区逐步形成了以手机为主的电子信息、以模具为主的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以及新能源产业、服装箱包产业、食品饮料产业、五金塑胶产业等特色产业。2015年,河源高新区正式成为粤东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高新区。截至目前,河源高新区共引进350家企业,投资总额超过700亿元,累计实现产值近4000亿元,成为河源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工业发展的主战场。

紧随河源高新区之后,源城、东源、龙川、紫金、和平、连平、江东新区产业园相继建立,并全部升格为“省级”产业园,初步形成了“两区六园”的经济发展格局,从曾经的“后无追兵”到省级产业园数量居全省之冠,为河源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工业经济基础。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02亿元,比增7.8%;其中,全市8个省级产业园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超250亿元,比增8.5%。园区经济对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凸显。

乘风远航,砥砺前行。如今,河源工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河源将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积极承接大湾区延伸产业、转移企业,携手深圳探索建立共建共赢的“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实施园区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努力形成与大湾区同一产业链、不同价值链的产业分工新格局,加快打造成为大湾区现代产业重要战略腹地。

河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快马加鞭!

投资环境:从“一来三补”变身价值高地

今年7月底,河源市2019粤港工商社团投资年会在美丽的万绿湖畔举行。粤港地区80多个工商社团,600多名客商嘉宾集聚河源,考察投资环境、对接合作项目,其间共有78个项目签约,计划投资总额468亿元。诸如此类大规模的招商经贸活动,如今的河源每年都要举办多次,基本上每次会有络绎不绝的客商入驻河源,投资河源、抢滩布局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在外界看好河源、落子河源的同时,曾经的一则广为流传的故事更加耐人寻味:上世纪末,“三来一补”成为珠三角城市工业发展的“撒手锏”,位于山区的河源不甘落后,“拉关系”“称朋友”,邀外商到河源投资。但大多数外商来后就会摇头:“‘三来一补’,到河源是‘一来三补’——道路坎坷,一次精神劳损要补觉。做朋友可以,投资嘛?等河源修好路再说。”

虽然故事有一定的调侃成分,但曾经的河源确实在招商引资上屡遭冷遇。知耻而后勇。历届市委、市政府把营商环境作为发展重中之重,建高速、修铁路,优环境、强服务,出政策、降税负……尤其是去年以来,河源以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新时代河源改革开放的“纲”,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延伸产业和拓展功能,对标大湾区深入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不断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投资审批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大力推进市场要素和平台建设,全力打造与大湾区同等水平的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春江水暖鸭先知。”对于河源营商环境的改善,企业是最敏感的。比如,阿里巴巴广东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项目从接洽到签署投资协议,仅用了2个月时间,从签约到动工用时3个月,从开工到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也只用了5个月,做到了当年签约、当年供地、当年动工、当年封顶。阿里巴巴项目有关负责人坦言:“河源各级政府是我见过的最高效、最贴心、最温暖的政府。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河源速度、河源人的热情、河源政府部门的优质服务和强大的统筹协调能力。”

如今的河源,开放引领的热潮愈加高涨,投资兴业的氛围日渐浓厚。去年以来,河源先后举办了首届源商大会、“1·3·6”系列经贸和“5·20”系列经贸、2019粤港工商社团投资年会等活动,得到了市场各方热情关注和热烈响应,各类大型央企、知名民企纷纷抢滩布局河源,已经签订了总额超过1.3万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仅今年上半年,河源就新签约70个项目,合同投资总额约968.53亿元,其中60个项目来自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总额约905.3亿元。

当前,河源正全力奔跑在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伟大征程中,“虹吸效应”日益显现。河源的市场价值已经被社会各方认可和看好,正成为投资洼地、价值高地和重量级企业战略布局第一选择。

产业体系:从水平低下到现代经济体系

一件“农事”载入了1988年的河源大事记:5月20日,河源市立体农业综合开发区第一期开发的第一个项目——市农委养殖场动工兴建,总面积3.5万亩。彼时的河源,农业地位举足轻重,但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远远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化。

厂房拔地而起,这里就是由深圳绿然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绿然灯塔农产品物流园。该物流园位于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内,建成后将成为集农产品现货、远期、远程交易,农产品电商交易,农产品检测、价格信息、配送、冷链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产品集散中心,直接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保障粤港澳大湾区7000余万人的“菜篮子”供应。灯塔盆地示范区自2012年建成“国字号”现代农业示范区后,已经成为河源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战场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地”、“示范区”。

灯塔盆地示范区的发展,只是河源农业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步伐,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大中型农业龙头企业扎根河源并得到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体系进一步完善,河源农业发展实现了“链”的连接,初步走出一条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新路子。以绿色、环保为特色的活猪、冰鲜猪肉、冰鲜鸡肉、优质水产品、特色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珠三角和港澳市场,河源成为广深港澳农产品重要供应基地。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数据显示,2018年,河源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511元,首超全国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河源大地上日渐生机勃发。近年来,作为生态发展区的河源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将生态旅游打造成为河源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河源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吸引了巴伐利亚庄园、客天下、康泉十八等一批旅游综合体落户河源,进一步丰富了河源的旅游产品,提升了河源的旅游档次,推动了河源旅游产品由单一的观光游览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转变。趁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我市还将积极围绕建设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国际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的目标,紧密对接大湾区旅游精品项目,主动引入大湾区康养休闲旅游产业资源,形成一些高端旅游线路产品,打造全域旅游“河源样本”,真正把河源加快打造成为大湾区休闲旅游目的地、国际康养休闲旅游城市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员康养基地。此外,金融服务、跨境电商、保税物流等一些现代服务业新业态也取得长足发展。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河源通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努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运行质量效益大大提高,产业结构明显升级。数据显示,河源三大产业结构已经由1987年的53.3:23.5:23.2调整为2018年的10.7:38.3:51.0,第一产业占比降低,第二产业占比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第三产业占比逐步提高,三大产业结构由最初的“Ⅰ:Ⅱ:Ⅲ”转变为“Ⅱ:Ⅲ:Ⅰ”再到如今的“Ⅲ:Ⅱ:Ⅰ”。河源已逐步建立起现代经济体系,初步实现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

————————————————————————

图文综合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THE END -

参考价格:参考均价6500元/㎡

楼盘地址:河源市新港路3号

楼盘电话:400-819-0681 转 474

姓名:

手机:

 我已阅读并同意 《楼盘网用户服务协议》



责任编辑: heyuanloupan

团购报名

最新楼讯
楼盘导购更多>>
购房指南更多>>
小编推荐
订阅楼市楼讯